文章作者:造雪機 發布日期:2019-09-24
造雪機的造雪量一般是一個區間,比如30~90m³/h,那么這個造雪量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怎么樣才能使用到真正的造雪能力呢?下面我們來著重分析哪些造雪機造雪量你不知道的事情?
造雪機的造雪量不穩定的原因主要有三點:溫度、濕度、供水量。也就說,如果我們能夠解決掉這三個因素就能讓造雪機發揮出真正的造雪實力。
溫度:造雪機的造雪臨界溫度是0℃,當溫度低于0℃時,造雪機就可以造雪(高質量造雪)。能夠造雪但不代表著造雪量就大,當溫度只有-1℃時,造雪機的噴嘴數量還不能開的太多,如果噴嘴數量 一下子全部打開的話將造成水量過大,溫度不夠低不能及時成雪的現象。這時候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雨夾雪現象。我們拿諾泰克造雪機來做比方,當溫度處于0℃~-3℃之間的時候,造雪機只能開一排噴嘴(總共有3排噴嘴和一排核子器)。這時候的造雪量就不能達到真正的狀態,因此,造雪量可能就處于30~50m³/H之間。而當溫度達到-3℃-5℃以下的時候,這時候造雪機的噴嘴就可以打開兩排,這時候的造雪量就能夠更大 一些。當溫度達到-5℃以下的時候,這時候造雪機就能打開3排噴嘴,將真正的造雪能力發揮出來。
濕度:濕度會在側面印象到造雪機的造雪量。為什么是側面呢?因為冬季一般都是干燥的氣候,所以濕度正常情況下都是不高的,但當下過雪或是其他情況下,空氣濕度會變得不穩定。因此濕度是個次要原因,但有時候確實也會影響到我們的造雪機正常造雪。
供水量:供水量這個主要在于水泵。要明白這個我們首先得明白,造雪機是將水變成雪的過程,造雪機的供水量越大造雪量才能越大。理想狀態下,1m³的水=2.5m³的雪,但我們很難達到這種狀態,因此一般情況下的比例是1m³水=2m³雪。有時候溫度和濕度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由于水泵的壓力等因此導致供水量達不到,也是直接影響造雪機造雪的一個關鍵因素。
這三個方面屬于比較大的影響造雪機造雪量的關鍵因素。而我們正常的造雪過程中,如噴嘴堵塞、濾網清理不及時等因素也是導致造雪機造雪能力低的客觀原因。
??? 相關閱讀: 如何讓經歷過雪季的造雪機嶄新如初????新建滑雪場施工中要注意那些